如果 Upbit 和 Bithumb 推出自己的公链,会怎样?
撰文:Tiger Research
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
-
全球主要交易所正在纷纷推出自己的公链,以开拓新的收益来源,而 Upbit 和 Bithumb 也并非没有加入这场竞争的可能性。
-
可能的场景有四种。基于 OP Stack 的 Layer2、韩元稳定币基础设施、活用韩国市场的流动性特性、以及非上市股票代币化。每一种都可能成为反映韩国独特市场环境的差异化方法。
-
当然监管限制和技术复杂性仍然是巨大的障碍。短期内实现并非易事。然而在交易量减少和全球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两家交易所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这一点是明确的。
加密货币交易所正正式开始加入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竞争。随着 Coinbase 的 Base、Kraken 的 Ink,以及最近 Robinhood 的加入,竞争格局正变得更加激烈。
这场激烈竞争的背后,是现有手续费基础商业模式存在局限性。虽然交易所的手续费模式是加密货币行业中最稳定且经过验证的收益来源,但由于其结构性特点高度依赖市场状况,因此需要进行收益多元化。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交易所是在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有限领域内竞争,而现在竞争舞台已扩展到全球层面。同时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曾占据超过 25% 的市场份额,正在挑战中心化交易所的地位。
与此同时,随着加密货币产业融入传统金融体系的速度加快,从交易所的角度来看,超越单纯交易中介、利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衍生业务机会正在快速打开。最终这些变化交织在一起,使得交易所公链竞争在未来只能进一步加速。
如果 Upbit、Bithumb 推出自己的公链?在全球交易所争相推出自身公链的情况下,很自然会产生一个问题:「韩国交易所 Upbit 和 Bithumb 也有可能吗?」。要判断这一点,有必要审视这些交易所当前的状况以及他们过去的尝试。
韩国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独特地位。以法币为基准,韩元(KRW)交易量仅次于美元(USD),位居全球第二,有时甚至超过美元。仅凭单一国家的用户就能产生如此大的交易量是极为罕见的。得益于这样的市场环境,Upbit 和 Bithumb 得以成长为资产总额超过 5 万亿韩元的大企业。
来源: The Block
但是这个看似稳固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自 2021 年交易量创下历史新高以来,两家交易所的交易量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国内用户正在向 Binance、Bybit 等全球交易所或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转移。这意味着国内交易所无法再仅仅依赖韩国流动性特性的环境正在到来。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