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

深扒 RWA 流动性之困

撰文:Max.S

8 月 27 日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出席在香港大学举办的 「加密金融论坛 2025」 时表示,RWA 没有想象中容易,尤其非金融类 RWA 资产若本身交易性不强,有可能陷入流动性不足。

未来,全球的任何一处房产的租金收益、一件稀世艺术品的碎片所有权,甚至是一笔私募信贷的部分收益都能像买卖股票那样被轻松交易,「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描绘的正是这样激动人心的宏伟蓝图。它要把区块链技术注入传统金融以打破物理与地域的限制,原本那笨重又不标准还难以流通的房地产、艺术品、私募股权之类的资产会被转化成能在链上全天候无摩擦交易的数字代币,流动性潜力被彻底释放。

一场金融革命像是要把华尔街给颠覆了,听着就有那味儿。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截至今年年中已经有 240 到 250 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稳定币不算)已经被成功挪到区块链上了,涉及 15 个不同的区块链生态系统。拨开繁荣市值的迷雾,往最根本的问题深入探究,就会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冒出来:万物都能代币化,可真能卖掉吗?2025 年出的一篇深度研究报告,拿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把 RWA 领域大家心里都明白的一个秘密给无情地抖搂出来:把万物数字化这魔法我们掌握了,可让这些数字资产自由流动的市场还没建好。RWA 故事里,流动性这部分听起来最诱人,到现在却还是最要命的瓶颈。

繁荣的表象:一个由「存钱罐」构成的百亿市场

初看 RWA 市场的数据,其惊人的增长曲线可能会让人惊叹。短短几年一个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新兴市场就崛起了,这似乎证明了代币化的巨大成功。但是仔细探究其构成就会发现这份繁荣有很大的误导性,目前私募信贷和代币化美国国债这两大巨头几乎瓜分了整个 RWA 市场且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这些资产能占主导地位的原因很简单,它们是机构和高净值用户专属的「链上存钱罐」。在 DeFi 领域,投资者可买到贝莱德等传统金融巨头发行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BUIDL,或经由 OndoFinance 等平台持有代币化美国国债以收获稳定又可观的收益。这些产品主要吸引人之处是「生息」而非「交易」,投资者购入后往往会持有到期拿利息而不像交易加密货币那样频繁转手,虽市值很大,但这个市场主流是「买入并持有」这种静态模式而非大家期待的活跃的二级交易市场。

更讽刺的是在 RWA 市场里,理论上最能在流动性提升里受益的资产类别,像房地产、艺术品、中小企业贷款之类的,只占极小一部分。就拿代币化房地产来说,其总市值大概 3 亿美元,至于艺术品和碳信用这些小众门类,更是只在 1 亿美元上下晃荡。这就表明一个核心矛盾:代币化技术当前最成功的运用,是把自身流动性还不错或者波动性低的资产进行数字化包装,而不是真去拿下结构性「非流动」资产这块难啃的骨头。一座座华丽的数字金库建起来了,结果发现里面大多装的是定期存单,不是随时能交易的现金。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下一篇:正和金融视角下的超级赌博化
« 上一篇
上一篇:肖风 Bitcoin Asia 2025 演讲全文:《 ETF 不错!DAT 更好!》
下一篇 »

相关推荐